查看:12555 回复:1 发表于 2021-6-15 10:15

3万

主题

0

好友

52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首席常在

元老勋章 优秀管理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管理奖 灌水高手

发表于 2021-6-15 10:15 |显示全部楼层

自贡美食火鞭子牛肉竟是叫花子“开发”的? [复制链接]

自贡美食火鞭子牛肉竟是叫花子“开发”的?
2021年6月15日 四川日报
  自贡火鞭子牛肉源于清乾隆年间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其选料严格、工艺考究、风味独特,与张飞牛肉和太和牛肉一起,并称为“川中牛肉三杰”。
  火鞭子,是旧时四川自贡地区的照明火把,用“灯”的明亮,来表示自贡牛肉的薄而透亮。自贡火鞭子牛肉,1964年已入选《中国名菜谱》、2011年火鞭子牛肉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。
  关于自贡火鞭子牛肉的发明,当地有两种主流说法:一说是叫花子(乞丐)发明,二说是盐场烧盐工发明,最早由贡井盐场的叫花子推广并实现市场化。
  清代,自贡盐场兴盛时期,用于凿井、采卤、运输以及备用的役牛达到3万头。井场役牛一般工作期为3—5年,年均退役率为20%,即约6000头左右。
  盐业役牛吃胡豆、青草等精饲料,牛壮肉多,每头可剔净肉(不含肚杂)100多公斤,每天就有大量牛肉、牛杂上市。当时自流井有民谚曰:“山小牛屎多,街短牛肉多。”
  自贡盐场牛多,当地的叫花子靠山吃山,也有牛肉吃。讨得牛肉后,他们用薄刃片出极薄的肉片在火上烤了蘸蘸水吃。蘸水就是从百家讨来的“百味汤”加点盐。一顿吃不完,就浸泡在“百味汤”里,再捞出烤来吃时,又香又鲜又化渣。
  时间长了,一种吃法不免吃腻,于是就变换着法子吃,肉片、肉坨、肉丝,蘸盐、蘸酱、蘸熟油海椒,吃出了独特的味道。
  后来,有贡井盐场聪明的叫花子烤熟牛肉,拿到自流井沙湾闹市区夜市售卖。贡井盐场到自流井沙湾有十几里,赶夜市回来要有火把照明。叫花子就将井灶上废弃的篾绳,这种篾绳也叫“牛牌子”,即赶牛的鞭子,蘸了黑卤井里的油(石油原油)当火把,俗称“火鞭子”。后来就转物借代,将这种牛肉片叫成“火鞭子牛肉”。
  陈茂君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铭权 整理
01

0

主题

0

好友

125

积分

普通会员

发表于 2025-3-4 14:14 |显示全部楼层
哎哟 第一次听说这种火锅 有机会去自贡尝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成为新用户

本版积分规则

Processed in 0.067258 second(s), 27 queries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