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13130 回复:13 发表于 2017-1-18 21:00

3万

主题

0

好友

52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首席常在

元老勋章 优秀管理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管理奖 灌水高手

发表于 2017-1-18 21:00 |显示全部楼层

“老妈”史桂如 口口相传的兔头“王者” [复制链接]

“老妈”史桂如
口口相传的兔头“王者”
2017年1月18日  成都日报
从买食材到炒料再到销售,史桂如每天都亲力亲为 本报实习记者 胡大田 摄
       在成都,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:“成都一大怪,兔头炒来卖”。说的就是双流老妈兔头,以其麻、辣、鲜、香的特点风靡大江南北。
       昨日,记者走进双流东升镇清泰路一段,正宗双流老妈兔头总店,探访这门手艺的创始人——史桂如。
       日销兔头万余个
       摆小摊诞生的“大传奇”
       店面挺大,食客们三三两两地分坐几处,麻辣兔头几乎是每桌必点的菜。“生意好的时候我们一天要卖一万多个兔头。”经理何建成骄傲地向记者介绍,“现在不是饭点,等晚点到了吃饭时间多半要排轮子才有位置。”
       说话间,“老妈”史桂如走上楼梯,身穿一件大红毛衣,板栗色的卷发,精神矍铄,丝毫看不出已是72岁的老人。
       回想当年, 上世纪90年代初,史桂如在三强轧辊厂的伙食团上班,晚上便在自己家门口摆个小摊卖麻辣烫。为了拓展生意,她把从菜市场低价购入的兔头用火锅料煮来卖。
       “以前很多人都不吃兔脑壳。”史桂如说,当初的兔头是边角废料,在菜市场卖两元钱一斤,有些甚至是要拿来丢的。我看着可惜,就想能不能用火锅料煮,给小孩子解解馋也好。
       为了煮出真正好吃的兔头,史桂如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配料方式,并先让儿子、女儿来试吃。有一次,她的小女儿认识了一个重庆来的炒料师傅,手艺好得很,史桂如就专门请他炒料,并向他请教学习炒料的诀窍。“别看只是煮个兔脑壳,用到的材料近100种,而且全部都要用好材料,孬的不得行。”史桂如说,为保持灵敏的味觉和嗅觉,她长年坚持喝白开水,少喝甚至不喝茶、咖啡等味道重的饮料。
       特色食材巧妙融合
       口口相传的兔头“王者”
     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做生意的人慢慢多了起来,双流街上的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。本能的,史桂如嗅到了商机。她把儿子女儿都叫回来帮忙,用自己的名字在原来居住地方开了一间川菜馆子,主打麻辣兔头。依靠这间小店,他们一家人有了更加稳定的生活。
       每天凌晨,城市的喧嚣浮华尚未散去,操作间热气蒸腾、闷热难耐,史桂如开始炒料。辣味十足的二荆条,色泽丹红、醇麻爽口的汉源花椒,在醇香浓厚的菜子油混合下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。再加上独具四川特色的豆瓣、豆豉和姜末,让兔头的色香味层次更加多元。比原料正宗更重要的是史桂如的经验,何时加料、何时翻炒、何时大火烹煮,让各种佐料的滋味充分渗入油中,再经过烹煮,进一步释放其麻辣辛香。
       发展初期,史桂如的“老妈兔头”很少打广告。但她有着自己朴素的营销智慧,她和善待人,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别人推销甚至免费赠送自己的兔头,在食客们的口头传播下,“双流老妈兔头”的名号在全国不胫而走。成都人很快迷上了这一口味独特的美食,在成都城区甚至出现了打着各种旗号的冒牌“老妈兔头”。但20多年来,真正的老食客都知道,只有双流的“老妈兔头”才是唯一正宗。很多人专程从远地驱车,甚至打“飞的”来买她的兔头。
       工作时间像闹钟
       严格要求成就品质
       在饭店内部,员工们从来不叫史桂如“老板”,全都叫她“三孃”。史桂如能记住他们所有人的名字,甚至还能说出许多人的生日。每一天,她坚持7点钟准时起床,8点去市场采买店里要用的食材,10点半回到店里,一直忙到晚上10点过打烊才回家睡觉。为了方便照看生意,她甚至放弃去住新买的商品房,和女儿一起住在饭店附近的一套旧屋中。
       “三孃工作时间像闹钟一般精准。”常年跟随史桂如的助理杨曦告诉记者,如果和她不熟,你会觉得三孃严厉而古板,她比很多年轻人精力还旺盛,对工作要求还严格,这么多年,她休息的天数屈指可数。
       史桂如要求严格不仅在时间上,也在对食材的选取上。
       “为了用好一点的兔头,有时进价都要6元左右一个。”杨曦说,每一个兔头都要求品相整齐、肉质细嫩。在“双流老妈兔头”,豆瓣、清油、二荆条辣椒等食材均由合作20多年的老供应商按时送达。每隔一段时间,史桂如会亲自配料,密封好几大缸,供自家店月余的用量。对食材的严格挑选体现了“老妈”的品牌信念——质量过硬,才能做出真正好吃的兔头。
       记者手记
一辈子
做好一件事
       曾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故事:一个外国人连续几天特别热情地和一个成都妹儿套近乎,就是想让成都朋友帮他带几个正宗的“老妈兔头”。
       如今的双流老妈兔头,经过20多年的稳步发展,已经成为成都乃至全国餐饮界知名的特色美食。以精选的原料,独特的配方,再以陈年卤汤数小时细火慢炖出来的兔头,麻辣鲜香、肉质细腻,让众多美食饕餮者趋之若鹜。
       然而,最让记者感慨的并非一家小小餐饮店的兴衰成败。20多年来,流行的风尚不知变了多少轮,那么多大事件风起云涌,她却安守着自己的小小角落,每天如闹钟般到店里忙碌,尽心做出每一个好吃的兔头。
       采访中,史桂如告诉记者,如今她的大儿子在北京开了两家老妈兔头分店,重要的食材都从成都空运过去,生意还不错。虽然儿孙们出息了,她仍然只想每天到店里做工。“我们这种人是劳碌命,不做活路不舒服,有活路做,比打麻将还快活。”史桂如说。
       质朴的话语间,体现的却是一份难得的恒心与匠心。一辈子做好一件事,既需要大定力,也需要大智慧。
       本报记者 李自强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成为新用户

013

6

主题

0

好友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发表于 2017-4-1 00:01 |显示全部楼层
一辈子做好一件事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头像被屏蔽

8

主题

0

好友

478

积分

禁止发言

发表于 2017-4-18 15:50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头像被屏蔽

8

主题

0

好友

478

积分

禁止发言

发表于 2017-4-18 15:51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dy001      

1

主题

0

好友

240

积分

普通会员

发表于 2017-4-20 22:59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看起来不错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2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发表于 2017-9-5 20:41 |显示全部楼层
正宗双流老妈兔头总店,探访这门手艺的创始人——史桂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253

积分

普通会员

发表于 2017-9-8 19:11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流口水了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k117      

126

主题

0

好友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发表于 2017-9-10 08:50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记住了:成都独此一家,北京还有两家。其他都是杂牌军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19

积分

新手上路

发表于 2017-9-28 08:52 |显示全部楼层
百看不如一试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0

好友

478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发表于 2017-10-11 11:36 |显示全部楼层
就做兔头 都能发财  真心做好一件事不容易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成为新用户

本版积分规则

Processed in 0.070805 second(s), 28 queries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